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咨询问答库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是什么

日期: 2023-03-31
字体:

(一)构建分区管控格局。以国家确定的“全国—流域—水功能区(国家重要水体)—控制单元—行政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基础,以控制单元为空间载体,结合水生态功能定位,构建以长江流域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渝东南“桥头堡”流域区域协同治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管控格局,实施以河湖为统领的空间管控体系。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优化调整水功能区划,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二)落实空间管控“一张图依托水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管控体系,结合各控制单元资源禀赋、发展定位、水生态环境现状等要素,合理确定各控制单元水生态环境管理目标,逐级明确行政责任主体,衔接秀山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明确流域内水域、湿地、水源涵养区等重要水生态空间,形成“流域—控制单元—责任单位”空间管控目标责任“一张图”。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区域,应依法制定并实施限期达标规划,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三)强化生态空间管控。严格落实岸线空间管控,划定河湖岸线保护范围,制定河湖岸线保护规划,严格控制岸线开发建设,促进岸线合理高效利用。禁止县外重污染企业和项目向县内转移。除在安全或者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应当进入工业集聚区,新建化工项目应当纳入全市统一布局的化工产业集聚区。

(四)共抓长江大保护。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系统推进河湖库协同治理,不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严格执行长江保护法,加强空间管控,优化产业布局。加大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完善城乡雨污管网,加强污水再生利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工程水资源调度,加强水电站监管,保障泄放生态流量。推进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珍稀特有水生生物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富营养化污染控制及“水华”预警,实施主要河湖库富营养化管控及水生态提升。

(五)深化跨省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加强跨界河流联防联治,建立跨界河流水环境联防联治机制。持续开展跨界河流横向生态补偿,落实跨区域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探索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与酉阳、湖南、贵州等跨界执法沟通合作力度,建立区域联席会议、联合监管执法机制,开展联合巡河,加强工业污染、禽畜养殖、入河排污口、环境风险隐患点等协同管理。搭建生态环境协同预警平台,共享区域地表水监测数据。建立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跨界联动整改机制。

(六)因地制宜实施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水源涵养及污染治理。立足秀山位于武陵山区水源涵养重要区,加快构建秀山生态涵养带;加强“锰三角”污染防治及历史遗留问题整治,实施锰污染专项治理;加强酉水河等良好水体保护,强化重要河流水电站联合调度,切实保障河湖生态用水。

(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系统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施策,推动流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加强顶层设计,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整体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系统开展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强化整体施治,系统布局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科学推进水源涵养区、生态缓冲带保护与建设,开展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修复、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八)构建“五水统筹治理体系。坚持系统治水,聚焦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彰显水文化,统筹推进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流域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大力推动水生态文化建设,加快解决流域水生态突出问题,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生态功能,切实保障水环境安全,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ICP备案: 渝ICP备1801575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2410002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网站主办单位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技术维护联系电话   023-766627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