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伍见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的考量的提案》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阐明了文化建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起并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的重要构成。
十八大以来,秀山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2014年,我县与黔江、武隆、酉阳、彭水、石柱两区四县成功申报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8年重庆市政府出台《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明确了以非遗保护为核心,开展区域内文化遗产的生态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完善构建保护区内的自然文化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历史人文生态三大体系的中心任务。2018年以来,我县一是强化领导,成立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及议事机制,设立管理服务中心机构,落实3个编制。二是推进实施了本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施规划,形成各部门协同推进实验区建设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完善了三级非遗保护名录和非遗数据库,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市级22项,县级184项,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市级19人,县级100人。四是加强非遗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申报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25个,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9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名村5个,现有不可移动文物总数347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全部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了文物安全看护责任人,建立了定期巡查机制。在非遗传承方面,落实了市级以上传承人的传承补助,建立了40余个非遗传承点,鼓励传承人驻点进行传承活动。推进实施“非遗进校园”,全县中小校实现“一校一品”特色课堂,同时建立了以职教中心为代表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5个。非遗业态普遍进驻西街、洪安、川河盖、大溪酉水河等景区,秀山毛尖、金珠苗绣、土家织锦、龙凤花烛、秀山竹编等非遗产品逐步产业化,在市内外打响了知名度。培育和恢复了石堤大溪酉水河流域羊马节、洪安边城清水江流域龙舟赛、清溪龙凤坝平江河流域龙凤花海文化旅游节、梅江石耶梅江河流域苗王节等核心文化带民族节俗活动。五是强化民族文化的宣传普及取得良好效果。每年定期开展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政策法规、本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的广泛宣传,社会各界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得到较大提升。
针对您关于发掘古迹并及时保护修缮的建议。多年来我县并未发现有价值的考古发掘线索,一旦发现,我们将按《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及时上报,完成审批手续后开展发掘工作;在文物修缮方面,我们及时推进了多批次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如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二道龙门)、客寨桥、杨氏土司城、杨柏舟墓等,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有安全隐患的县级文物及时进行保护和修缮。
针对您关于传统文化植入衬映(楹联书画影雕),去或删减广告文化的建议。我们将加强文化市场执法工作,依法取缔违规违法广告,规范广告市场行为,在景区建设和宣传广告中,倡导真、善、美实反对虚、假、空的文旅市场氛围,同时积极引导文艺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工作,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并持续发展和壮大。
此答复函已经县文化旅游委喻涛主任审核,并经县政府分管领导马世平副县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7月25日
(联系人:张寒松;联系电话:18696985848)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