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服饰,是土家族人民特有的一种服装。秀山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具有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等特征,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秀山土家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是一个系统性的程式。首先要种植桑、麻等植物,然后纺成布料,旧时谓为“家布”或“溪布”。通过裁剪、缝合,再以五色线进行刺绣,最终才能把服饰制好。
秀山土家族的传统服饰,一般男子头包青丝、青布或白布帕,一般长2.3至3米,呈人字路。青年男子着对襟衣,衣袖小而长,正前面有5-7对布扣;中老年的衣服袖大而且短,对胸开襟无衣领,缠长腰带。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
妇女服饰样式较多,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上衣为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下装以裤居多,也短而大,多用青、蓝布为主,用白布做裤腰,裤脚底加青边或青底加蓝边,后边再贴2-3条花梅条。女鞋较为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土家族妇女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小十字”,以之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用色彩绿、红、黄或为黄、绿、红,这种形同色异,不换形而换色的方法,促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的纹样丰富起来,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精巧的服饰,可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
小孩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小孩的佩饰也很多,项上戴有项圈,圈上系银链,银链上挂“同心结”“如意牌”,刻有“长命百岁”等字样。
由于秀山地区的土家族,历史上汉化较早,传统土家族服饰已经基本消失。如今,土家族服饰只有在重大民族节日或特殊场合才能得见。所以,秀山土家族服饰的制作技艺,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传承人寥寥无几,主要有杨继梅等人。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