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专题专栏>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项目>县级
苗族古歌
日期:2024-07-02

苗族古歌以原始神话传说为基础,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洪荒时期,到苗族的大迁徙,以及苗族的古代社会、物质生产、日常生活等等,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苗族以前没有文字,口耳相传的苗古歌便成了这个民族的“历史记载”。秀山的苗族古歌,主要流传于梅江镇民族村、石堤镇保安村、里仁镇李高村等地。

苗族古歌大多在苗族社祭、隆重节庆和重大活动中演唱,演唱者多为老人、巫师、歌手等。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神话类古歌;第二类是历史类古歌;第三类是诉讼类古歌;第四类是婚嫁类古歌。演唱形式以盘歌形式,一般由4人分别组成两组对唱组,先甲方提问,乙方重复甲方问题后再回答;乙方回答完后,紧接着提出问题,甲方重复乙方问题再回答,如此往复进行,直至终场。语言简洁明快,通俗质朴,想象丰富,气势恢宏。

秀山苗族古歌的演唱场合,主要有苗族赶秋、苗族四月八、苗族羊马节等。其传承一般分为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自学三种方式。主要传承人有石胜国、吴正高、吴邦均、吴启军等。

苗族古歌在苗族社会历史中重要的地位,是苗族口传文学的典型代表,是苗族古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除具有历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价值外,还具有教育、审美和娱乐学杰出价值。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