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赶秋,是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交友联谊的社交载体,通常在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立秋”的传统习俗之一。该节庆活动起源并流传于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苗族聚居地,包括重庆秀山、湖南湘西、贵州松桃和湖北来凤等地。
苗族赶秋具有庆贺先民降魔、感恩五谷神祖、喜迎五谷丰登和促成青年相爱的多重意义。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分为迎秋、祭秋和闹秋三个篇章。其中,迎秋以欢庆五谷丰登、喜迎八方来客为主题,主要包括拦门酒、苗族鼓舞等活动;祭秋以感恩五谷神祖、祈求风调雨顺为主题,主要包括祭祀五谷神祖、接龙舞、绺巾司刀舞等活动;闹秋以展示苗族文化、促成交友联谊为主题,主要包括舞龙灯、苗族绝技、苗族武术、打八人秋、苗族对歌、赶边边场等活动。
该节庆活动由源自上古的苗族遗风演进而成,保留了大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充满神秘浪漫的色彩,凸显了苗族文明的发展历程,内涵丰富,外延宽泛,是一条延绵了几千年的苗族古根。
苗族赶秋集歌舞、祭祀、体育、娱乐、社交等于一体,形成“喜满秋场、情满秋场”的特色文化圈,集中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宗教信俗、传统文化和生活观念。主要表现为民族的特定性、内容的多样性、文化的综合性、程式的完整性、规模的庞大性和观念的包容性等特征,具有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凸现民族特色、彰显民族灵魂等重要价值,是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繁荣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赶秋正面临着流布地域萎缩、传承接替断代、文化冲突明显等众多内因与外因的夹击,活动开展时断时续,昔日盛况渐趋式微,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对于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秀山地区的苗族赶秋主要流传于梅江镇民族村,主要传承人有石怀花、石胜国、吴正高等。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