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智能机器人
部门街镇 登录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传统村落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大寨村(现龙凤坝镇)

日期:2024-07-02

大寨位于清溪场镇西南方向14公里,距秀山县城26公里,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5户1065人,土家族人口占90%左右。有耕地面积1200亩,林地1667.9亩,森林覆盖率56%。

大寨村原名鬼板溪,其名源于司城司杨氏先祖于明朝中叶杨秀高沿平江河顺流而上经现在客寨、凉水、两河到大寨进行开荒种粮,立三间木屋,用红漆漆面,故名红板壁。当时当地属原始森林,野兽出没,晚上雾霭连连,怪叫声不绝,故将此地名曰鬼板溪。由于杨氏家资雄厚,开荒不绝,耕地面积越渐宽广,人口越多,对自然的认识与日俱进,於清朝中叶,人们觉得鬼板溪之名不吉,故根据当时繁衍生息在这一带之凶猛动物黑豹(当时人们不知其名豹,而误名于黑虎)之名,更名曰黑虎寨。民国初年,黑虎寨出一文化名人:杨吉堂,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上海至贵阳长江沿线文化专员。他根据相生相克之理,黑虎吃羊(杨),黑虎寨之名对杨氏家族发展不利,故召集族中大老商议,更名至现今名曰大寨。

大寨村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地,有一座依山而卧的自然村落,古树高大苍翠,小桥婉约玲珑,青山绿水,茂林修竹;那山、那人、那洞、那水,天人合一,一派世外桃源之境。村内保留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武陵山区土家传统建筑的活标本。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拱斗飞檐,蔚为大观。亭、祠、庵、堂、水磨贯穿其中,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再纺桥、大马桥、染坊桥等五座石拱桥和上寨井、中寨井、枫香树井等五口古水井更是相得益彰,将整座山村映衬得古朴典雅、玲珑精致,犹如瑰丽明珠,在福峨山上熠熠生辉。组建了一支40多人的村文艺演出队伍,举办了“龙灯闹春”活动,编排了土家摆手舞,跳花灯,舞龙灯等具有特色的民俗文艺节目;鼓励村民保留和开展好“三月三”打粑粑、立神龛祭祖、供奉“火星菩萨”、“四月八”等土家特色的风俗,组织村民保存好石磨、舂兑、垒砵、鼎罐等反映农耕文化的器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