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民俗文化景区位于县城西部,沿梅江河两岸,北起北门廊桥,南到牛市井,西起乌杨老街和体育公园,东至环城东路,总面积1平方公里,是建县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古街老巷、天后宫、八卦井、涵秀廊桥、珠宝田、拉拉渡、乌杨过江、北门廊桥、花灯风情街、鱼泉、花灯博物馆、牛市井等多个景点为核心,突出“边城文化、花灯文化、土苗文化”三大文化主题,保留了自清乾隆元年建县以来的完整老城风貌,浓缩了秀山建筑的经典形式,古色古香,气韵生动,是最具历史民俗文化古城的突出代表。
2017年秀山县委县政府决定把西街打造成为国家4A级景区,保留自清乾隆元年建县以来的完整老城风貌,浓缩秀山建筑的经典,在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体现民俗文化特点,又突出最具古城代表的前提下,秉持“激活秀山之美,传承西街文化”的价值理念,充分挖掘西街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非遗项目,传递“百年秀山有多美”的旅游向往,触动“沾秀山之灵气,集西街之古韵”的情怀,进一步绽放秀山西街的旅游活力。
2011年至2016年投资4亿元,对西街片区按照修旧如旧,保留历史特色建筑群和古朴文化,恢复历史原貌的原则上,实施了占地面积4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600平方米的综合改造工程建设,同时启动了西街旅游开发建设,以留住城市记忆,挖掘历史文化,塑造人文景观,集合旅游要素,着力推进旅游城市建设为核心,按国家4A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在保留原有历史特色上,以塑造风貌为主,体现商业为辅,向文化、商业、旅游为核心的功能转变,把西街打造成展示古街文化,传统商贸文化,民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景观步行街,并于2016年开放运营,当年接待游客47.75万人次。为切实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按照环境优质、服务良好、民族特色突出、民俗文化浓厚的建设标准,紧跟需求侧,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业态,不断满足游客需求,加大西街的建设投入,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软件、设施设备得到了有序完善,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增强,完成投资6亿元,实现了景区标准化建设,2017年接待游客58.96万人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日益凸显,连续投资10亿元打造的秀山西街民俗文化景区,旅游已具雏形,2018年2月9日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潺潺的梅江河绕城而过,日复一日唤醒朝阳又迎来晚霞,把西街的人儿照看,把花灯又点亮。老城西街是秀山县城经历战火后幸存的一角,它承载着秀山的历史记忆,老城延续着秀山的古韵生活,是秀山最柔软温润的记忆。过河的拉拉渡,挂满花灯的廊桥,街巷纵横的老西街,吊脚楼青瓦飞檐,质朴生动。这里的清早夹带淡淡墨香,喧哗的市声,自在而坚韧。夜里花灯戏锣鼓声声,明朗唱腔清朗悠长。这是西街人百年来祥和的生活与绵长的传说,是边城秀山最柔软温润的记忆。在游客的眼中,这座城中景让人沉醉:乌杨过江、水现莲花、天后宫、八卦井……西街的美景,醉人;油粑粑、米豆腐、绿豆粉、豆腐鱼……西街的美食,醉人;花灯二人门斗转、四人双花灯、花灯群舞……西街的花灯,醉人;《黄杨扁担》《摆手歌》《一把菜籽》……西街的九腔七调,醉人。这些年在国家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政策和特色小镇建设政策的支持下,秀山西街民俗文化景区,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建设成为国家4A级景区。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