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部门街镇 无障碍 适老版 智能机器人 繁體版 支持IPV6
首页>溶溪镇人民政府>工作情况
和美乡村 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日期:2024-11-06

绿树掩映下的村落、纵横交错的乡村路、宽敞明亮的文化广场、清新整洁的农家小院……近年来,溶溪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以民生幸福为成色,以产业腾飞为亮色,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正缓缓铺展开来。

     谱好“生态曲”,注重生态环保、积极整治环境,务实笃行开展生态修复。积极实施“退矿还绿”工程,全面协调锰渣场整治和矿山生态修复各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溶溪河水生态治理工程,武陵、三润、新峰等锰渣场已全面完工,大军、兴隆、小茶园、锅厂沟等锰矿山已全面修复,溶溪镇已实现从“灰山黑水”向“绿水青山”的华丽蜕变。常态化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切实规范垃圾分类定点投放,不断提升集镇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处理能力,累计完成改厕400余座,拆除溶溪河附近违法养殖建筑2处,封闭废弃汞矿洞15个,捣毁非法冶炼水银窝点2处。建成20000平方米“溶溪广场”,新修便民桥3座,硬化入户道路800米,完成公路“单改双”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迁移安全隐患电线杆10根,拆除废弃烤烟房15个、棚舍11个、残垣断壁8处。

     谱好“产业曲”,该镇强化固本培元、延伸链条,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产业带动,强化产业支撑,围绕两“万”五“千”产业布局狠抓产业建设,实现银花种植超10000余亩、生猪养殖突破10000余头(年产50000头生猪养殖场正在有序建设中)、粮油、蔬菜、青梨、吊瓜、油茶、茶叶等已突破5000余亩,初步形成“盖上银花戴帽、平坝粮油成片、山间梨茶飘香”的特色产业格局。先后通过实施国土综合整治、以工代赈等项目,改善生产条件,提升土地利用效益,争取财政资金改扩建银花加工厂3家、引导社会资金新建银花加工厂2家;依托“党支部+村集体+现代化农业服务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成立为农服务社,对村集体银花、吊瓜、果蔬、茶叶等产业进行精细化管理,为群众带来80余万元分红收益。打破银花鲜花售卖时间短、花农议价能力低的困境,建成气调库1座、规划建设预冷库1座,实现农产品保鲜储存错峰销售;在辣椒育苗、种植的基础上拓展辣椒加工产业,建成辣椒加工厂1座,不断深化产业链、深挖产品效益。

     谱好“文化曲”,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该镇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知识趣味、科普法制、农业实操课程等提升农民专业技能,以特色民俗文化节带动村民弘扬非遗传承文化,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下一步,溶溪镇将继续以建设和美乡村为契机,锚定“品质之求”、走好“精品之路”、落实“担当之行”,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政策推荐
热门词汇
最新政策
换一换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