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乡村振兴专栏>成果展示
秀山:乡村产业变奏曲
在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秀山,一场以绿色生态为主旨的产业变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将昔日的边城变成了武陵山区乡村振兴的绿色产业高地。
秀山曾经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锰都。但这一称号的背后,是难以愈合的生态创伤。在新的时代征程中,秀山人痛定思痛,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走出了一条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的全新路径。
△山银花丰收了 摄/唐磊
药茶担纲产业主力军
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天时与地利,决策创新与民众意愿的愿景与人和,为秀山打造“武陵药都”生成了同心同德的发展向心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
秀山盛产道地中药材644种,其中达到国家药典和地标的就有268种。每到山银花采摘季,走进川河盖、平阳盖、太阳山等山银花主产区,漫山遍野的山银花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将秀山人的乡村振兴梦想变成了伸手即可触摸的幸福质感。
秀山人种植山银花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间。改革开放以来,秀山的山银花种植面积一路攀升,成为秀山生态农业最为亮眼的一张名片。2010年,“秀山金银花”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去年,首届山银花节暨武陵山中药材博览会在秀山举行。全国首家山银花研究院、首个跨省级山银花产业联盟同步落地边城。而此次中药材博览会,是对秀山整个中药材产业的一次系统检阅。节会现场,以山银花为主料制成的数十种食品药品让人目不暇接。蒸汽杀青、热风干燥、低温烘干等现场表演的山银花加工技术,引发业内人士纷纷驻足观看。
△茶农茶叶丰收
解读“武陵药都”的产业图谱,一个代号为“12211”的产业产业密码清晰可见。其内涵是:打造一个武陵山中药材种质资源基因库,建成全国著名道地中药材基地、武陵山中药材产品加工基地,武陵山优质中药材良种种苗繁育中心和武陵山中药材现代物流中心,建成重庆市生态健康旅游示范区,全县中药材产业链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去年,秀山中药材产业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其中山银花21万亩,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也是全市单体品种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品种,年产鲜花6.02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19.8%。
同秀山药材一同享有盛名的还有秀山的茶叶。早在明末清初,秀山茶叶就以良好的口碑驰名整个武陵山区。过去,秀山茶叶因为质优价廉,常年为多个品牌茶叶做代工。近年来,不再甘于替他人做嫁衣的秀山人把茶叶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号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从而改写了秀山茶叶基地不采摘、茶企不加工、茶农无收益的历史。先后培育茶叶加工企业4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66家,培育绿色、有机“两品一标”产品156个,其中绿色认证产品120个、有机认证产品34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发展市级龙头企业6家,其行业企业数量、加工能力及基础设备均居全市之首。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8.3万亩,建成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2个、范镇1个,形成了“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如今,秀山已建成中国区域特色美丽茶乡、重庆最大茶叶基地县。钟灵茶业基地、边城韵茶业基地分别被农业部认定为“标准化示范园”和“中国最美田园”,钟灵茶业繁育基地和佳沃公司繁育基地被认定为武陵山良种茶叶繁育场。“秀山毛尖”已成为全市三大区域公共品牌之一,先后荣获“中茶杯“特别金奖等国家级奖项56项、市级奖项77项。
△清溪机械化收割稻谷
生态养殖走出新路子
今年3月,由秀山县溪口镇龙洞社区与秀山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生猪育肥代养场迎来首批生猪出栏,出栏生猪2305头,半年结算生猪代养费56.78万元。
2020年3月,德康农牧与秀山签下50万头生猪养殖循环生态园项目“大单”——在秀山建设存栏7500头的种猪场2个、存栏1.5万头的生猪育肥示范场1个、年产12万吨饲料加工厂1个,项目总投资约9.745亿元。
德康农牧的落户,开启了秀山生态循环养殖产业发展的大幕。去年建成投用的龙洞社区生猪育肥代养场,通过建立“村集体+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年出栏生猪4600余头,实现了企业与村集体双向共赢的发展格局。
生猪养殖是秀山畜牧水产业规模稳步提升的一个缩影。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秀山按照“种养循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以唐人神、德康农牧等大型集团企业为龙头,引领传统养殖产业向规模化种养循环模式升级转型,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的共赢之路。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年出栏2000头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场38个,上半年共出栏生猪16.7万头,同比增长18.9%;年出栏土鸡1000万羽以上,覆盖5万户农户,成为西部地区最大养殖基地县;新建智能化水产养殖场5个,年水产品产量达到4755吨,同比增长4.28%;建成年产30万吨的饲料厂一个,实现了从饲料加工到生态养殖的产业延伸。
种养循环产业的拔节生长,折射出了秀山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引领乡村振兴的产业变革之旅。
△电商云仓 摄/唐磊
厚植绿色崛起新根基
石堤镇高桥村是秀山水果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全村共种植椪柑2000余亩、纽荷尔脐橙4000余亩、白皮柚200亩,年产各种水果1万余吨,产值1700万元以上。
但高桥人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通过延伸产业链重塑主导产业价值链。2020年,高桥村启动柑橘仓储加工基地建设,深耕柑橘全产业价值链。现已建成6000平方米的柑橘选果厂房、塑料打筐厂车间、仓储冷藏库和无菌果汁生产车间,高桥村的产业蝶变,只是秀山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秀山已建成水果产业基地面积20.94万亩,覆盖所有街镇乡和村居与湘、鄂等毗邻柑橘产区连接形成了百万亩的“边城橘乡”,年产量达到15.5万吨,实现产值5.3亿元。通过延长价值链、产业链、销售链,形成了柑橘全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秀山通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片打造“千年良田”,实施耕地宜机化改造,把保障粮油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牢牢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
近年来,秀山围绕清溪场镇、梅江镇地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先后建成清溪龙凤坝5万亩、梅江坪南和邑中平坝3万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在项目区推广稻油新型高效轮作模式栽培集成技术,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清溪龙凤花海项目区已建成渝东南最大的粮油基地,先后被评为“重庆市优质粮油示范园区”和“中国美丽田园”。
截至目前,秀山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2.42万亩、“千年良田”2077亩。以此为依托,秀山以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为重点,全力抓好粮油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粮油供给能力,全年粮油播种面积稳定在了100万亩以上。
主导产业的日新月异,优势产业的革故鼎新,高效农田的藏粮于地,共同谱写出了一曲秀山乡村产业振兴变奏曲。而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则是这首产业变奏曲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