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
监测方案(试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
2022年1月
一、总体思路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原则,构建统一的全国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丰富的自然公园构建生态系统与景观变化的以无人机宏观监测、地面红外相机、摄像头和声波记录仪等自动监测设备为主的智能监测,典型植被样地样方、重点保护物种样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监测大样地和动植物动态巡护监测样线等综合监测,以及与环境因子采集设备等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看得到野生动植物、管得住人的全新“互联网+大数据+自然保护地”管理模式,助力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二、监测范围和指标
(一)生物多样性监测空间范围
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空间范围包括自然保护地全区、区内重点保护物种监测样线、典型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典型植被监测样地、生态系统监测大样地和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监测样区以及生态定位站等层次。不同空间层次监测技术不同、监测重点不同,对应指标也不相同。自然保护地内的监测台站、样区、样方、样线、巡护路线等监测设施建设的选址与布设要与自然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地质地貌和生态系统空间布局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监测活动。
(二)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
参考各类技术资料,本方案将监测指标按照状态、问题、对策、响应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以生物多样性指标为核心,分为生物多样性、景观与遗迹资源(对遗迹和景观为主的自然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的核心指标,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作为选择性指标)、环境要素、资源利用、干扰和管理对策六大类,26小类88个指标。每个自然保护地根据保护对象和存在问题的不同选取适宜的监测指标。今后将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统筹安排各类保护区域的基本监测指标和自选监测指标(见附表1)。
三、监测方案
通过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和传统的地面调查(“样点—样带—样区”)、各类监测设备的数据自动回传,对自然保护地内重点保护物种、动植物群落结构和特征、生态系统结构、服务和功能进行长期的监测与评估,揭示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规律和生态过程的变化机制,建立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监测样区系统、全国典型植被监测系统和大样地系统、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系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一)完善传统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
传统的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包括日常巡护、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动物和植物的样线调查、外来物种调查和大气、土壤、水文水质等环境调查监测。主要监测指标见附表2。
日常巡护主要根据各自然保护地主要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类型、地质地貌、人为干扰、外来入侵种等因素,系统布设监测样方样线和巡护路线,并以发现和记录动物活动踪迹、植物状况及违法违纪情况等为主,大型自然保护地原则上每月完成一次全域巡护监测。
植物群落采用样方监测。森林植物群落样方面积为 20×20 米,灌丛群落样方面积为 4×4 米,草本群落样方面积为1×1 米。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小样方面积法,用种-面积曲线法确定最小样方面积。
在生物量最高和开花结实期进行植物监测(包括苔藓类),目的物种分布的主要地段设置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样地应兼顾目的物种不同的种群密度合理设置。样地面积20×20米;每种类型的监测样地数量应≥3个。对监测样地进行编号、标记和样方调查。
鸟类监测采取样带法或者样点法,样线 2—5公里长,3—5 天完成,面积较大地区不超过 14 天。根据本地物候特点确定最佳监测时间,分别在繁殖季、越冬季和迁徙季选择鸟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的时期,沿样带行走,边走边聆听与观察,发现鸟类时以双筒望远镜观察或以单反相机拍摄,确定其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发现鸟类痕迹(粪便、羽毛)时应仔细观察并拍摄照片,每条样线间隔5—10天后做一次重复监测。
根据兽类的生物学特性,可以选择繁殖期、交配期、迁徙期、冬眠期等不同时期选择样线法、定点观察等方法进行监测,在视线开阔的区域可以采用距离取样法记录动物的种类、数量、性别、年龄以及距离样线的方向角和距离等信息,进而估算动物种群数量。一般每年在固定时间、固定区域进行监测,每年开展1—4次。
红外相机是监测兽类常用的方法。根据自然保护地面积和生态系统类型将自然保护地划分为1×1公里(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5×5公里(以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和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类型为主)或10×10公里(以荒漠生态系统和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为主)的网格,根据红外相机设备数量以及自然保护地面积确定调查网格的取样百分比,综合考虑植被类型、海拔范围、功能区划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进行分层取样。每个网格内每次布设一台以上红外相机,每台相机每个位点上放置4—6个月,选择兽径、水源点、盐井、硝塘、巢穴等动物活动频繁的位点放置相机,4—6个月后将相机移动到网格内其他位置上。每个网格利用红外相机至少连续监测1年,1年后可将相机转移到其他网格内。每次布设相机要填写生境表或利用APP记录生境信息。优先选用具备监测影像数据(标清照片、高清照片、短视频等)无线传输功能的红外相机,增强实时获取监测数据的能力。
两栖爬行类选择夏季和秋季入蛰前监测,每次 6—10 天。应沿溪流分段布设,每种生境类型设置3—5条样带,样带宽8—12米,长0.5—2.0公里。调查时每种生境类型布置3—5条围栏,每个围栏设置10—16个陷阱。
鱼类监测选择在春、夏、秋三季,每个季节监测 10 天左右。可用网捕等方法。
水生无脊椎动物监测在春、夏、秋三季,每个季节监测 10 天左右。根据湿地水文状况、基质类型和水生植物分布特征,设置代表性的断面或样线,每个断面或样线上设置若干样点。水体和土壤表层无脊椎动物采用D型网法,底栖动物采用底泥采样器。
浮游生物监测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每个季节监测 10 天左右。根据湿地水文条件在水面下0 米、0.2 米、0.5 米、1 米、2 米、3 米、4 米处采取水样,制成混合样,在实验室内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分类统计。
其他物种监测,如昆虫、土壤动物、微生物等可以年度为单位,委托专业机构定点监测或进行样方调查与鉴定。
(二)开展基于自动传输的智能监测
自然保护地的各种视频、照片和传感器数据需通过互联网才能及时传回数据中心,因而监测体系应建设符合自然保护地需要的网络覆盖。可选择构建基于低功耗的无线自组网的传输网络(自组网基站无需接入电缆、光纤,无需建设铁塔,传输距离远,适用于偏远、茂密林区或开阔区域),将视频采集系统(人类活动/动物行为监测、道路卡口监测)、环境因子监测系统(气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手持巡护PDA、红外相机、声波记录仪等前端采集设备的数据接入自然保护地本区域内的无线自组网,再由无线自组网跳转蜂窝网络或宽带光纤主干网络、卫星通信传输地面站等互联网接入通道连接云服务器,最终自动传输到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
智能监测可在视频监控摄像头、红外触发相机等数据量较大的设备中集成AI技术,以显著减少无效数据的产生、传输和存储,节约电量、数据带宽和存储空间;实现自动报警、远程点播、物种初步鉴定等功能。
(三)加强国家典型植被样地调查与监测
建立自然保护地国家典型植被监测样地体系,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主要保护对象和以植被垂直带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在典型植被地段和典型植被垂直带设立1—2公顷的典型植被样方,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生长量、枯落物、土壤和气候等参数进行监测;同时每年可利用无人机对国家重点植被监测样地进行航空遥感监测。国家典型植被样地群落组成应每隔5年复查,有条件的地方可与重点生态服务监测同时建设,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评估。每年应对国家典型植被监测样地的物候、生长、干扰和功能以及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并形成自然保护地典型植被保护状况报告,纳入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报告。
(四)协同自然保护地生态定位监测
在现有生态定位监测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等不同生态系统,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重要生物地理带进行自然保护地生态定位站总体布局建设。依托国家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生态定位站,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要与生态定位站技术支持单位共建、共管定位监测站,应对自然保护地生态价值和生态系服务进行监测;定位站监测数据要进入国家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并每年形成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报告,纳入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报告。
(五)建立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监测样区系统
按照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在自然保护地内选择国家I级物种和我国特有的国家II级保护物种,通过建立物种监测样区进行系统监测。
按照自然保护地的性质以及植被分布类型进行样区建设。对重点野生动物监测,按照活动区域,可结合国家典型植被大样地划设情况,设立样带或者样区进行监测。活动区域较大的伞护物种,按照一个可存活家族建立长期系统监测样区,面积在20—200平方公里之间,可以自组网红外相机监测为主,结合环境监测,利用无线自组网接入互联网进行数据实时传输。可按年度形成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报告,纳入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报告。
(六)建设生态系统监测大样地
1. 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大样地
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大样地是生物多样性、 群落系统演化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综合研究平台。大样地一般面积20到60公顷,每块样地又分成20×20米的样方,样方用PVC管和拉绳标记边界,在树干或岩壁或人工标牌上标记编号等信息,对样地内胸径大于1厘米以上的植株进行每木测量、记录,并请专家进行物种鉴定(20公顷大样地建立和调查涉及的材料、设备和相关的分析测试清单等见附表3)。此外,样地内还需要开展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试、凋落物收集、幼苗监测和树木生长精细监测。数据将作为国家生物多样性科学监测和研究白皮书的基础,纳入国家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年度报告。
2.草原、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监测样地:
根据实际情况,每个自然保护地可建立一个或多个100公顷监测大样地,每个样地内又划分为100×100米的样方,调查样地内的植物群落、动物、土壤和环境因子等(大样地建立和调查涉及的材料、相关的分析测试清单见附表4)。
附表1:自然保护地监测指标与方法
系列 |
类别 |
指标 |
监测频度 |
自然保护地职责 |
监测方法 | ||
生物多样性 |
1 |
遗传多样性 |
1 |
物种遗传分化 |
每5年一次,重点监测物种样区 |
协助采样 |
测序 |
2 |
繁殖和品种多样性(等位基因多样性) |
每5年一次,重点监测物种样区 |
协助采样 |
测序 | |||
3 |
遗传地理分化 |
每5年一次,重点监测物种样区 |
协助采样 |
DNA条形码,测序 | |||
4 |
谱系多样性(等位基因多样性) |
每5年一次,重点监测物种样区 |
协助采样 |
测序 | |||
2 |
物种多样性 |
5 |
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物种调查、植被和样区调查,巡护 | |
6 |
动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红外相机,巡护,样地、样线,巡护 | |||
7 |
国家重点保护种类、数量及分布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红外相机,巡护,样地、样线,巡护 | |||
8 |
外来有害物种种类、数量及分布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样地,样线,样方,巡护 | |||
3 |
种群特征 |
9 |
重要栖息地面积及分布 |
每年1-2次 |
野外调查 |
遥感和样区调查 | |
10 |
种群分布动态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植被和样区调查,红外相机 | |||
11 |
种群数量或丰度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红外相机,专题调查 | |||
12 |
存活率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样区监测,红外相机 | |||
13 |
种群年龄结构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
4 |
物种特征 |
14 |
繁殖率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样区、专题研究,巡护监测线路 | |
15 |
物候学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红外相机定时照片,观察 | |||
16 |
活动节律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卫星定位跟踪器,红外相机,视频 | |||
17 |
扩散距离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卫星定位跟踪器,红外相机,声音 | |||
18 |
体重指数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捕获测量,红外相机 | |||
19 |
迁徙时间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卫星定位跟踪器 | |||
20 |
生理属性 |
年度调查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卫星定位跟踪监测,捕获实时测定 | |||
5 |
群落多样性 |
21 |
群落物种组成 |
每年1次 |
野外调查 |
植被和物种样地样区调查 | |
22 |
系统发育多样性 |
每年1次 |
野外调查 |
植被和物种样地样区调查 | |||
23 |
功能群多样性 |
每年1次 |
野外调查 |
植被和物种样地、样区调查 | |||
24 |
物种相互作用(连通性、食物链长度,相互作用强度) |
每年1次 |
数据收集 |
长期定位研究,专题研究 | |||
6 |
栖息地 |
25 |
栖息地分布与面积 |
每年调查 |
野外调查 |
遥感分析,植被和物种样线,样地,样区,红外相机,卫星定位跟踪器 | |
26 |
生境结构 |
每年调查 |
野外调查 |
遥感分析,植被和物种样线,样地,样区,红外相机,卫星定位跟踪器 | |||
27 |
生境质量 |
每年调查 |
野外调查 |
遥感分析,植被和物种样线,样地,样区,红外相机,卫星定位跟踪器 | |||
7 |
生态系统结构/功能 |
28 |
生态系统连通性与破碎化 |
每年调查 |
野外调查 |
遥感与地面调查 | |
29 |
生态系统的功能型组成 |
每年调查 |
野外调查 |
遥感与地面调查 | |||
30 |
植被盖度/高度 |
每年调查 |
野外调查 |
遥感分析,样地、样方 | |||
31 |
特有性(区域内特有物种与总物种数百分比) |
每年1次 |
野外调查 |
植被和物种样区调查,红外相机 | |||
32 |
独特性(全球范围该生态系统占的比例) |
每年1次 |
野外调查 |
遥感 | |||
33 |
次生生物量(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生物量) |
每年1次及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红外相机,监控摄像头,巡护,样线,样地、样区调查 | |||
34 |
叶面积指数 |
每年 |
遥感解译 |
遥感,地面测量 | |||
35 |
凋落物重量 |
每年 |
野外调查 |
枯落物收集器地面收集 | |||
36 |
光合作用活动(生长量) |
每年,实时 |
协助取样 |
地面调查,遥感 | |||
37 |
需氧呼吸作用(土壤和植被的自养和异养呼吸) |
实时取样 |
协助取样 |
仪器测量 | |||
8 |
生态服务 |
38 |
水源涵养量 |
每年统计1次 |
模型分析测算,定位研究 | ||
39 |
土壤保持量 |
每年统计1次 |
模型分析测算,定位研究 | ||||
40 |
防风固沙量 |
每年统计1次 |
模型分析测算,定位研究 | ||||
41 |
固碳释氧量 |
每年统计1次 |
模型分析测算,定位研究 | ||||
42 |
水土质量 |
水质每月1次,每年统计1次,土壤每5年1次 |
取样 |
台、站、点专项监测 | |||
43 |
负氧离子量 |
实时监测,每月统计一次 |
设备维护 |
台、站、点专项监测 | |||
景观与遗迹 |
9 |
景观资源 |
44 |
景观资源完整度 |
本底调查,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无人机、实时监控,实地测量 |
45 |
景观建设类型及情况 |
本底调查,实时监测 |
野外调查 |
实时监控,实地测量,遥感分析 | |||
46 |
景观利用情况 |
本底调查,实时监测 |
野外工作 |
实时监控,实地测量,遥感与无测人机调查 | |||
10 |
地质遗迹 |
47 |
地质遗迹原真性 |
实时监测或每季度调查一次 |
设备维护 |
遥感与无测人机监测,实时监控 | |
48 |
地质遗迹完整度 |
实时监测或每季度调查一次 |
设备维护 |
遥感与无测人机监测,实时监控 | |||
11 |
生物遗迹 |
49 |
生物遗迹完整度 |
实时监测或每季度调查一次 |
设备维护 |
遥感与无测人机监测,实时监控 | |
50 |
生物遗迹原真性 |
实时监测或每季度调查一次 |
设备维护 |
遥感与无测人机监测,实时监控 | |||
12 |
文化遗产资源 |
51 |
遗产完整度 |
本底调查,实时监测或每季度调查一次 |
实地调查 |
遥感监测,文化考古,实地观察 | |
52 |
遗产原真度 |
本底调查,实时监测或每季度调查一次 |
实地调查 |
遥感监测,文化考古,实地观察 | |||
53 |
遗产利用关联度 |
本底调查,实时监测或每季度调查一次 |
实地调查 |
遥感监测,文化考古,实地观察 | |||
生态环境要素 |
13 |
水文水质 |
54 |
水文,如流量、流速、泥沙 |
实时监测 |
设备维护 |
水文站 |
55 |
水质(PH 值、溶解氧、氨氮、其他有害物质) |
实时监测,或每月一次 |
设备维护 |
水质监测仪 | |||
14 |
大气 |
56 |
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
实时监测 |
设备维护 |
大气成分传感器 | |
15 |
气象 |
57 |
空气温度/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相对湿度) |
实时监测 |
设备维护 |
自动气象站 | |
58 |
降水(降雨时间、降雨量、降雨强度) |
实时监测 |
设备维护 |
自动气象站 | |||
59 |
风速 |
实时监测 |
设备维护 |
自动气象站 | |||
60 |
日照时间 |
实时监测 |
设备维护 |
自动气象站 | |||
61 |
日照质量(总辐射量)) |
每日1次 |
自动气象站 | ||||
62 |
气压 |
实时监测 |
设备维护 |
自动气象站 | |||
63 |
雪(初雪、终雪、雪深) |
每年1次 有降雪测,每日1次(8时) |
野外调查 |
人工观察或自动气象站 | |||
64 |
霜(初霜、终霜) |
每年1次 |
野外调查 |
人工观察 | |||
65 |
地表及土壤温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观测深度5、10、15、20、40、60、80、100厘米)和地表最低/最高温度) |
实时监测 |
设备维护 |
温度传感器 | |||
16 |
土壤 |
66 |
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类型、质地、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持水量) |
五年1次 |
取样 |
实验室测试分析 | |
67 |
土壤化学性质(PH值、土壤养分、矿物质含量) |
每年1次或实时监测 |
实验室测试分析或土壤传感器 | ||||
资源利用 |
17 |
持续利用 |
68 |
传统利用(原住居民生产生活中非木质林产品采集,木材砍伐、草场放牧、水产捕捞、水资源用量等)类型及规模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视频监控,遥感监测、地面核查、调查统计 |
69 |
科研等专项活动类型及利用量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视频监控,遥感监测、地面核查、调查统计 | |||
70 |
特许经营类型及规模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视频监控,遥感监测、地面核查、调查统计 | |||
18 |
生态体验 |
71 |
访客人次及时空间分布,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视频监控,遥感监测、地面核查、调查统计 | |
72 |
访客影响方式及程度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视频监控,遥感监测、地面核查、调查统计 | |||
73 |
自然教育人次、类型及质量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视频监控,遥感监测、地面核查、调查统计 | |||
干扰影响 |
19 |
生物干扰 |
74 |
生物干扰(病虫害、鼠害、疫源疫病、外来入侵种等)的次数、种类、面积和程度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野外调查 |
实地调查 |
75 |
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及影响程度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野外调查 |
实地调查 | |||
20 |
火灾及地质灾害 |
76 |
火灾以及地质灾害发生次数、面积、程度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野外调查 |
视频监控,实地调查 | |
21 |
极端天气 |
77 |
极端天气频度及强度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台站监测,调查统计 | ||
22 |
非法活动 |
78 |
非法活动(包括非法采伐、盗猎、开矿、非法开垦、非法占地、非法建设、违规放牧、非法捕捞、传统利用超量等)类型及规模 |
实时监测,即时处置,随时录入 |
实地调查 |
遥感分析、地面核查、调查统计 | |
23 |
环境污染 |
79 |
垃圾 |
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调查统计 | |
80 |
废水 |
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调查统计 | |||
管理活动 |
24 |
管护体系 |
81 |
保护管理站点数量及覆盖面积 |
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调查统计 |
82 |
栖息地恢复(自然恢复) |
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遥感分析,地面核查 | |||
83 |
物种保护行动(对象,面积,效果) |
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地面核查 | |||
84 |
生态修复类型及面积、效果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遥感分析,地面核查 | |||
85 |
人为、自然干扰减缓措施(类型,效果)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巡护,红外相机,视频监控,专题研究 | |||
25 |
人兽冲突管理 |
86 |
人兽冲突类型及数量及其措施 |
实时监测,每年统计1次 |
实地调查 |
社会访问、调查统计 | |
26 |
社区参与 |
87 |
公益岗位数量 |
每年统计1次 |
调查统计 | ||
88 |
社区能力建设次数 |
每年统计1次 |
调查统计 |
附表2 :传统人工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一览
监测对象 |
指标类别 |
监测指标 |
指标内容 |
方法与频度 | |
植物群落 |
群落结构 |
乔木层 |
物种株数 |
每一个物种的株数,密度 |
一般森林植物群落20X20米样地,灌丛4X4米样地,草地1X1米样地。5年1次; 利用监测数据采集APP记录 |
层片属性 |
郁闭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基盖度 | ||||
灌木层 |
种类 |
种及其丛数(株数) | |||
层片属性 |
高度、盖度 | ||||
层间植物 |
种类 |
株(丛)、种及其数量,攀缘、缠绕、附生、腐生或寄生的对象名称 | |||
植物高度 |
顶叶高度 | ||||
草本层 |
种类及丛数 |
所有植物种类,每一种植物株数或丛数 | |||
层片属性 |
平均高度,盖度 | ||||
生长量 |
胸径生长 |
年生长量 |
直接测量,5年1次 利用监测数据采集APP记录 | ||
高度生长 |
年生长量 | ||||
天然更新 |
种类及其数量 |
种类和变化 | |||
数量 |
数量变化 | ||||
野生植物调查 |
生境状况 |
环境 |
地形、地貌、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土壤基质、光照条件、水分状况等 |
样方、样线调查法,每年2次; 利用监测数据采集APP记录
| |
群落 |
乔木层每木调查 | ||||
灌木层,按样方分植物种调查 | |||||
层间附(寄)生植物,分植物种调查 | |||||
草本层,按样方分植物种调查 | |||||
种群结构 |
种群数量 |
胸径、基径、高度、冠径(丛径)、枝下高、生活力等 | |||
种群年龄 | |||||
种群密度 | |||||
种群高度 | |||||
种群盖度 | |||||
种群动态 |
更新状况 |
幼苗和幼树的株数(分实生苗和萌生苗),平均高度、平均地径 | |||
物候观测 |
物候期 |
按分布海拔每增加100米选择3~5株进行物种观测,记录发芽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落叶期、休眠期状况。 |
根据物候期变化确定 | ||
植物资源利用 |
社区资源利用 |
乔、灌、草植物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数量、利用部位、用途、交易方式 |
1年2次 | ||
集市资源贸易 | |||||
人为干扰状况 |
人为干扰 |
干扰方式和强度 |
1年2次或更多;利用监测数据采集APP记录 | ||
野生动物监测 |
种类 |
物种名称、数量 |
指监测样线、红外相机或声波记录仪发现的动物物种种类和数量 |
每年2-4次,可以选择繁殖期、交配期、迁徙期、冬眠期等不同时期选择合适方法,红外相机调查;利用监测数据采集APP记录 | |
种群 |
实体遇见数 |
指监测样线、红外相机或声波记录仪发现的动物实体数量 | |||
痕迹遇见数 |
指单位长度监测面积上发现的动物痕迹数量 | ||||
分布格局 |
指动物实体、粪便、足迹和各种活动痕迹在监测样线上的空间分布情况 | ||||
干扰状况 |
干扰类型 |
指监测样线、红外相机或声波记录仪发现的干扰种类 | |||
干扰遇见率 |
指监测样线、红外相机或声波记录仪发现的干扰因子的频度 | ||||
分布格局 |
各种干扰因子在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情况 | ||||
外来入侵物种 |
生境特征 |
生境基本状况 |
地形地貌、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土壤质地、光照条件、水分状况、干扰程度等 |
每年2-4次,突发事件及时调查,利用监测数据采集APP记录
1年1次; 利用监测数据采集APP记录 | |
入侵物种 |
物种名称 |
科、属、种学名、中文名、俗名 | |||
分布地点 |
地理坐标、具体地名 | ||||
入侵面积 |
入侵区域面积 | ||||
生长状况 |
平均树高、平均胸径 | ||||
密度 |
入侵植物为乔木或大灌木时: | ||||
盖度 |
入侵植物为草本时 | ||||
入侵途径 |
自然、人为(有意引进、人类活动、交通运输、旅游) | ||||
对群落结构影响 |
乔木层 |
树种及入侵物种组成、个体数量、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和下层灌木、地被物情况 | |||
灌木层 |
灌木及入侵植物种类、数量、平均高、生长情况、郁闭度和地被物情况 | ||||
草本层 |
草本及入侵植物种类、平均高、盖度、生长状况、分布情况等 | ||||
扩散性 |
繁殖方式 |
有性、无性、扩增速度 | |||
扩散方式 |
风、鸟兽、水、人、其他 | ||||
适宜性 |
适合外来物种生长和繁殖的土壤面积 | ||||
防治 |
措施 |
直接清除、药物防治、天敌 | |||
日常巡护 |
野生动物 |
种类与种群记录 |
种类、数量、性别、行为,种群年龄结构 |
巡护线路,根据管护面积大小确定巡护频率,每周1次或每月1次 利用监测数据采集APP记录 | |
保护植物 |
种类与种群记录 |
种类、数量、物候、威胁 | |||
外来物种与疫源疫病 |
种类与危害 |
种类、数量、威胁 | |||
保护设施 |
损毁指标 |
位置、损毁程度、原有 | |||
人为干扰 |
类型及其影响 |
活动类型、位置、影响范围 |
附表3:森林生态系统20公顷(400X500米)大样地建立和调查涉及的材料、设备及分析测试清单
类别 |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参考数量 |
材料 |
1 |
水泥桩 |
个 |
600 |
2 |
PVC管 |
个 |
2200 | |
3 |
带二维码铝标签 |
个 |
180000 | |
4 |
标签绳 |
条 |
250000 | |
5 |
钢钉 |
个 |
100000 | |
6 |
其他材料(红绳、油漆等) |
项 |
2000 | |
7 |
凋落物收集器 |
套 |
500 | |
8 |
生长环 |
套 |
3000 | |
设备 |
1 |
自组网红外相机 |
套 |
20 |
2 |
自组网物候相机 |
套 |
20 | |
4 |
环境因子记录仪 |
套 |
20 | |
分析测试 |
1 |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试 |
个 |
500 |
2 |
土壤微生物测试 |
个 |
500 | |
3 |
物种DNA序列测定 |
个 |
100 | |
4 |
物种功能性状测定 |
个 |
100 |
附表4: 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100公顷(1000X1000米)大样地建立和调查涉及的材料、设备和分析测试清单
类别 |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参考数量 |
材料 |
1 |
水泥桩 |
个 |
200 |
2 |
PVC管 |
个 |
4000 | |
3 |
带二维码铝标签 |
个 |
50000 | |
4 |
标签绳 |
条 |
50000 | |
5 |
钢钉 |
个 |
50000 | |
6 |
其他材料(红绳、油漆等) |
项 |
1 | |
8 |
生长环 |
个 |
500 | |
设备 |
1 |
自组网红外相机 |
套 |
20 |
2 |
自组网物候相机 |
套 |
20 | |
3 |
环境因子记录仪 |
套 |
20 | |
分析测试 |
1 |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试 |
个 |
500 |
2 |
土壤微生物测试 |
个 |
500 | |
3 |
物种DNA序列测定 |
个 |
50 | |
4 |
物种功能性状测定 |
个 |
50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