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秀山县涌洞镇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势赋能,努力将党建“红色力量”转化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引擎”,不断完善古树名木保护长效机制,守护绿色“活文物”。
完善巡护体系,构建守护“防火墙”
一是构建“一长三员”责任网。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制,构建起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镇总林长,以各驻村领导为副林长,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林长、村副书记为监督员、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为指导员及32名生态护林员的责任网格,推动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常态化长效化。二是运用“实时监测”技术。结合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在涌洞村、野坪村、楠木村、川河村等地安装摄像头5个,对辖区林地进行实时监测,对发现的火情进行及时预警。推动生态护林员使用巡护APP,对发现的问题实现实时转交办。三是构建“群防群治”防护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141”基层智治平台,巧妙融合线上线下“双网格”管理模式,组织网格员“进圈入群”,对发现的情况进行及时上报处置。
严格监管整治,撑起安全“保护伞”
一是加强日常巡护。建立定期巡护制度,总林长、副林长每月巡林至少 1次,生态护林员每月全面巡林不少于1次,确保这些珍贵的“活文物”能够得到妥善保护。二是推进虫病防控。加强林业有害生物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常态化监测,对衰弱古树实施树洞修复、施肥、除虫等措施,并对古树周边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进行维护清理。三是落实资源保护。全面制止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坚决打击非法占用林地、采伐林木等案件林生态效益补偿。
强化宣传教育,穿上爱心“防护服”
一是党员“当先锋”。充分发挥中心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义务宣传队伍,吸纳20余名党员加入,充分利用群众会、坝坝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切实提升当地群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同时,开展党员认领活动,由党员对辖区内古树进行认领。二是群众“齐参与”。积极组织辖区学校、村组开展植树、绿色“活文物”守护等活动,让广大群众能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文物的厚重。三是穿上“防护服”。对辖区内古树全部挂牌保护,实现了古树名木一树一码,一树一牌,实现了古树名木的信息化管理和精准保护。同时,在古树名木树干边缘处设置保护标志、护栏等保护设施,防范古树名木遭受人为破坏。
下一步,秀山县将进一步加大古树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古树背后故事,让每棵古树都能成为人们心中的“绿色”记忆。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002410002 ICP备案:渝ICP备1801575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4102500278号